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植树节:西藏那曲植树攻关苗木越冬良好
首页> 科普频道> 生态视界 > 正文

植树节:西藏那曲植树攻关苗木越冬良好

来源:光明网2020-03-12 10:09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植树节:西藏那曲植树攻关苗木越冬良好

  3月12日是我国第42个植树节。正在平均海拔4500米的西藏那曲实施的科技植树攻关项目传来喜讯,苗木越冬良好!今年的植树节有两个不寻常,一是受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承担项目的亿利集团专家团队长时间在室内隔离,一度无法进入苗圃实施例行的管护;二是今年的春雪比往年提前了两个月,连续降水超过一周,缓解了冬季寒旱风大对苗木的抽干影响。今年是项目收官之年,团队负责人郝伟带队在藏历新年之前就赶到那曲,以便尽早结束隔离期,尽快抓住春季工程实施的关键节点。可喜的是,亿利专家团队研发的技术保证了苗木安全越冬,为植树节送上了喜报。隔离期间,他们每天通过视频会议研讨、推进项目实施,并写下了复工日记。

  2月24日

  天气:中雪转多云转晴。最高气温-0.929℃(下午3时),最低气温-15.71℃(凌晨2时)。

  今天是藏历新年初一。因为疫情期间的隔离规定,我们不能聚集庆祝,所以通过视频给那曲当地的领导和伙伴们拜年。刚到那曲的时候,高原反应导致头疼、肠胃不适、失眠,这几天已经好些了。

  那曲当地的疫情隔离管理比预想的还要严格,我们只能在室内活动,无法去苗木基地实地查看。好在最近几天一直在不间断的下雪,湿润的环境缓解了苗木抽干现象。往年春雪要到四五月份才会比较集中,今年提前了将近两个月,这令我们喜出望外。那曲海拔4600米,冬季严寒风大辐射强地温低,苗木极易抽干,但是提早到来的降水缓解了这些影响,还可以节省车辆、水电、人工成本。我们原本因为无法去现场管护在室内急得团团转,看到天天下雪,我们又开玩笑说这叫“老天帮忙”。

  今天通过视频会议组织公司人员召开《2020年那曲专项科研课题实施方案》讨论会,就本年度课题任务、试验设计、交流机制等关键要素进行了讨论。今年是那曲科研课题的结题之年,是展示公司科研成果,展现公司科研力量的总攻之年,我们必将全力以赴、不辱使命。

  2月25日

  天气:中雪转多云转晴。最高气温-0.739℃(下午16:00),最低气温-18.21℃(早晨7:00)。

  让那曲见树,“一点绿”是不够的,成语讲“独木难支”就是这个道理,要像库布其那样成片绿,形成生态系统,那曲才不会由绿返秃。项目实施三年来,我们研发了多种栽植技术和管护方法,力求有效、经济,这样才能让那曲的树更成规模的绿,更可持续的绿。

  我们先后试过太阳能板发电增温、风光护补增温、树围聚热等方法,实际检验发现,成本高、实施难度大。目前我们采用了一种新方法,配合以人工修剪,苗木每年最多生长一米,通过两到三年管护,可以让枝条、根系更粗壮,三年后苗木的生长量不会很大,能够长年稳定在1.5至2米以下,保持季节性常绿。目前新方法种植的高山柳已取得成功。该方法冬季可以节省管护的人工、资金、物料成本,注意防风,相对来说更加高效易行。

  今天仍旧召开视屏会议,组织公司人员召开《2020年那曲专项科研课题实施方案》讨论会,主题是通过简化技术体系、深化技术措施,在最大程度的保证基地试验苗木成活率的同时,降低成本。

  2月26日

  天气:中雪转多云转晴。最高气温-0.22℃(下午14:00),最低气温-18.23℃(凌晨2:00)。

  这几天每天都下雪,那曲城里,下一阵就化了。往年这个时候降雪较少,要到三四月降雪才多起来,六至八月多降雨,今年提前了。虽然那曲立地条件差,但是近期的气候较往年相对降水较多,空气湿润,是今年苗木正常返青的有力保障。

  那曲科技局派人来给我们送了奶茶、水果等慰问品,感觉很温暖,但是因为隔离限制,无法当面感谢。

  那曲植树的技术还需要改进,不仅效率需要提高,成本还要进一步往下压才行。藏北高原的高山草甸土,草根很密,一般打孔设备挖不动,市面上的工具又没有符合我们需要的现成设备。比如常见的冲击钻最大直径只有3.2cm,无法满足扦插苗打孔需求,而且每一台都需要配发电机,成本太高。我们的绿化工程师提出,自己研发一套设备是最好的。他提出了一个设计方案,可以提高速度和效率,降下设备、动力、人工等成本。我们已经订购了配件,等送到了就可以动手实施了。

  今天视屏会议讨论《2020年那曲专项科研课题实施方案预算》,以完善的方案、精准的预算保障今年科研任务的圆满完成。

  2月27日

  天气:中雪转多云转晴。最高气温-3.19℃(下午14:00),最低气温-14.59℃(凌晨2:00)。

  隔离有一段时间了,我们老想出去看看,可是又出不去,心里有些着急。俗话说,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那曲地处高寒,和库布其又不一样,我们需要3月份能把苗木调上来,否则物候期错过了,发芽的苗子就使不成了。受疫情的影响,苗木检疫证的办理不知是否会拖延,这是我最担心的。

  今天视屏会议主题是《扦插苗扦插工具研制讨论会》,本次会议总结往年人工扦插方式弊端,积极探讨器械扦插可行性方案,打破以往因当地草甸土质地硬、土质复杂造成的传统扦插方式速度慢、效率低、费工、费时等限制,实现小组作业效率最大化,极大地节约人工成本。

  2月28日

  天气:晴。最高气温-0.609℃(下午15:00),最低气温-25.08℃(早上7:00)。

  马上就要结束隔离了,有点兴奋。今天视屏会议主题是《试验数据分析研讨会》,详细梳理2019年全年至今试验数据,分析自2017年以来各项试验指标峰值分布情况,及对应指标下苗木生长状况。

  通过艰苦的努力,我们从库布其、青海西宁等地相继引种乔灌木46种、17万余株,破解了那曲树木生长的五大限制因子,项目基地苗木连续三年成功越冬,平均保存率达到70%以上。取得这个成绩,我们还是感到很欣慰的,能够为那曲人民早日实现家门口看到森林,闻见花香,听到鸟鸣的愿望做出贡献,我们亿利人很自豪。

  2月29日

  天气:多云转晴。最高气温-0.969℃(下午6:00),最低气温-22.25℃(早上8:00)。

  今天视屏会议对2017年至2019年环境数据、2008年至2020年那曲气象数据变化等进行了分析。要求3月底总结出大气环境对苗木生长的限制因子及解决办法。明天,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来那曲市隔离的最后一天。解除隔离后,我们首先要去苗木试验基地查看苗木越冬情况!

  3月1日

  天气:阴。最高气温-0.25℃(下午5:00),最低气温-11.69℃(早上7:00)。

  今天早晨起床后一直在等待防疫相关部门办理解除隔离相关手续,直到下午2点才办理完毕。随后按照防疫部门要求去所管辖的派出所去备案报到。下午4点去苗木试验基地看了苗木越冬情况。

植树节:西藏那曲植树攻关苗木越冬良好

  基地有积雪,我们安放的OTC(试验隔离罩)看起来像水晶般漂亮!令我们感到安慰的是,苗木越冬情况良好。表现较好的树种有云山、高山柳、圆柏、锦鸡儿,其他树种到苗木返青后就可以进一步研判越冬保存率。虽然受疫情影响,但是我们要坚定地推进今年的工作,重点开展庭院、街道、公园绿地模式的构建,加强乡土树种和优质抗逆树种的引种、筛选,扩充和丰富高寒高海拔地区绿化树种,深化栽植管护技术的研发,力保完成项目课题示范任务。(傅恒)

[ 责编:赵宇豪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温故丨“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

  • 帕米尔高原上的蒲公英老师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第137届广交会第三期“美好生活”5月1日开幕,12043家企业参展。
2025-05-01 17:55
BEST装置,紧凑型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
2025-05-01 17:52
杨永修有多个头衔,“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中国一汽首席技能大师……五一前夕,他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2025-05-01 17:41
“当患者因我们的药多了一份生活的希望,那所有辛苦的日夜就有了意义。”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质量工程师高娅琴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2025-05-01 17:40
21世纪初始,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全国各地的建筑高度被一再打破。如何在保证超高建筑结构安全的同时提高建造效率,成为业界亟待破解的难题。
2025-05-01 17:32
美国的政策变化不仅影响本国科研,也导致许多国际科研项目中断或面临中断风险,对全球科研合作造成重大伤害。
2025-05-01 17:28
“对服装面料而言,防水和透气本是矛盾体,但我们采用高分子膜贴合技术,做到了既防水又透气。包括上述小程序在内,柯桥织造印染产业大脑已集成190多个应用,入驻企业4000多家,注册工程师11万多人,接入生产核心设备3万多台套。
2025-04-30 09:00
轻舟,顾名思义,以个头小、重量轻为最大特点。轻舟货运飞船副总设计师吴会英告诉记者,轻舟重量约5吨,目前的上行运力为1.8吨以上,下行为2吨。装载容积约9立方米,货物舱的体积为27立方米,可搭载航天员生活物资、科学实验设备、科学载荷等。
2025-04-30 05:10
4月29日4时1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远征二号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3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4-30 05:10
近日,我国天都一号通导技术试验星成功完成白天强光干扰条件下的地月空间激光测距技术试验,在国际上首次打破地月空间卫星激光测距仅能在夜晚作业的时间限制,标志着我国在深空轨道精密测量领域取得技术新突破。
2025-04-30 05:10
搭载该模型的AI手机、智能屏幕、陪伴机器人“AI智伴小熊”等产品,为用户带来更加个性化、智能化的生活体验。
2025-04-30 09:04
(夏婷,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创新环境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2025-04-29 12:58
北京正推进“超高清入户行动”,推进有线电视超高清机顶盒全面置换,“计划于6月底完成标清机顶盒的置换目标”。
2025-04-29 09:10
脂肪组织中隐藏着一群脂肪细胞祖细胞,它们负责制造新的脂肪细胞。更令人惊讶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APC还会进化成一种更为强大的“超级工匠”——年龄特异性定型前脂肪细胞(CP-A)。
2025-04-29 09:51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质标所”)农业环境污染物研究室成功研发出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
2025-04-29 09:50
一位老人站在秧田里,大喊一声“拔秧哦”,弯腰拔起第一把秧苗。众人齐声应和,大声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秧田里,一排人将秧苗拔起,担到打过格子的稻田里,整整齐齐插好。
2025-04-29 06:30
2024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环境安全形势保持稳定,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达91.24%,连续4年超过90%。
2025-04-29 09:07
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青春才会绽放绚丽光彩。
2025-04-29 09:2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