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军医科普】野外遭遇热射病,如何自救与互救?
首页> 光明科普云> 视频 > 正文

【军医科普】野外遭遇热射病,如何自救与互救?

来源:光明网2023-09-12 10:34

【栏目简介】真实的战场,不同于训练营。野外环境,只会比训练营条件更加有限、情况更加复杂。如果此时出现热射病的症状,该如何自救,又该如何搭救自己的队友呢?本期节目邀请了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张轶群为大家详解相关知识。

  问:在紧急情况下,如何判断是否患有热射病?

  张轶群:热射病预警有四个信号:第一个信号是烫,患者会感觉身体由内而外发热和发烫。第二个信号是晃,患者身体会异常疲惫,无法正常走路,摇摇晃晃。第三个信号是晕,患者会神志恍惚、意识模糊,严重时可能会出现抽搐。第四个信号是乱,患者会有心慌气促、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如果出现了上述的4种症状——烫、晃、晕、乱,就应马上停止训练或停止体力活动,立刻前往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一定不要继续暴露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

 

  问:患有热射病在野外环境中应如何自救和救援队友?

  张轶群:在野外环境中患有热射病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卸下装备,松开衣服,帮助自己降温散热。及时补充水分盐分。如果没有得到缓解,及时向队友求助,尽快采取救援措施。

  第二,在野外环境中,如果发现队友中暑摔倒,应该立即将对方搀扶到阴凉通风的地方,同时脱去衣服散热,降低体温。

  第三,迅速给队友进行降温,选择一些安全的小溪、池塘、河水等,让队友浸泡在其中,使用自然的条件快速降低队友的体温。

  第四,如果有冰块,用冰块或用湿毛巾放在颈脖子两侧,或腋下、腹股沟处血管流动速度较快、散热较快的地方,以达到降温的效果。放置的最长时间不要超过半小时,持续观察冰袋放置周围皮肤的颜色,注意不要发生冻伤。

  第五,蒸发降温法,用水温在15-30摄氏度的凉水喷洒在身上,或者喷水雾,促进散热。

  第六,如果队友发生了昏迷,将患者的头偏向一侧,及时清理气道的分泌物,如果是昏迷的患者,同样是禁止喂水的。

  在做所有上述降温和简单处理的同时,要及时的送往医院去进行治疗。

 

  科学审核:

  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 赵贵锋

  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 张轶群

  策    划:宋雅娟 张梦凡

  编    导:焦子原 李泽华(实习)

  统    筹:张梦凡

  配    音:李泽华(实习)

  出    品:科普中国军事科技 光明网

[ 责编:金赫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解放军驻澳门部队举行第十九次军营开放活动

  • 新疆为保护世界级非遗《玛纳斯》的立法正式实施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第137届广交会第三期“美好生活”5月1日开幕,12043家企业参展。
2025-05-01 17:55
BEST装置,紧凑型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
2025-05-01 17:52
杨永修有多个头衔,“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中国一汽首席技能大师……五一前夕,他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2025-05-01 17:41
“当患者因我们的药多了一份生活的希望,那所有辛苦的日夜就有了意义。”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质量工程师高娅琴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2025-05-01 17:40
21世纪初始,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全国各地的建筑高度被一再打破。如何在保证超高建筑结构安全的同时提高建造效率,成为业界亟待破解的难题。
2025-05-01 17:32
美国的政策变化不仅影响本国科研,也导致许多国际科研项目中断或面临中断风险,对全球科研合作造成重大伤害。
2025-05-01 17:28
“对服装面料而言,防水和透气本是矛盾体,但我们采用高分子膜贴合技术,做到了既防水又透气。包括上述小程序在内,柯桥织造印染产业大脑已集成190多个应用,入驻企业4000多家,注册工程师11万多人,接入生产核心设备3万多台套。
2025-04-30 09:00
轻舟,顾名思义,以个头小、重量轻为最大特点。轻舟货运飞船副总设计师吴会英告诉记者,轻舟重量约5吨,目前的上行运力为1.8吨以上,下行为2吨。装载容积约9立方米,货物舱的体积为27立方米,可搭载航天员生活物资、科学实验设备、科学载荷等。
2025-04-30 05:10
4月29日4时1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远征二号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3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4-30 05:10
近日,我国天都一号通导技术试验星成功完成白天强光干扰条件下的地月空间激光测距技术试验,在国际上首次打破地月空间卫星激光测距仅能在夜晚作业的时间限制,标志着我国在深空轨道精密测量领域取得技术新突破。
2025-04-30 05:10
搭载该模型的AI手机、智能屏幕、陪伴机器人“AI智伴小熊”等产品,为用户带来更加个性化、智能化的生活体验。
2025-04-30 09:04
(夏婷,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创新环境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2025-04-29 12:58
北京正推进“超高清入户行动”,推进有线电视超高清机顶盒全面置换,“计划于6月底完成标清机顶盒的置换目标”。
2025-04-29 09:10
脂肪组织中隐藏着一群脂肪细胞祖细胞,它们负责制造新的脂肪细胞。更令人惊讶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APC还会进化成一种更为强大的“超级工匠”——年龄特异性定型前脂肪细胞(CP-A)。
2025-04-29 09:51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质标所”)农业环境污染物研究室成功研发出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
2025-04-29 09:50
一位老人站在秧田里,大喊一声“拔秧哦”,弯腰拔起第一把秧苗。众人齐声应和,大声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秧田里,一排人将秧苗拔起,担到打过格子的稻田里,整整齐齐插好。
2025-04-29 06:30
2024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环境安全形势保持稳定,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达91.24%,连续4年超过90%。
2025-04-29 09:07
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青春才会绽放绚丽光彩。
2025-04-29 09:28
加载更多